当前位置:首页 > 同城交友 > 正文内容

QQ同城交友群约的真相:是社交捷径还是陷阱?一文看懂如何避坑

我最近试着在QQ上找同城的社交群,输入“同城交友”几个字,跳出来几百个群聊选项。点进去一看,五花八门的名字都有:“北京00后交友圈”、“上海周末约玩群”、“广州深夜树洞聊天室”。说实话,刚看到这些群的时候还挺心动的,感觉一下子就能和附近的人搭上线,不再孤单。现在很多人工作忙、生活圈子小,想认识新朋友确实不容易。这种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方式,正好戳中了大家想找人聊天、约饭、甚至发展感情的需求。

其实我也不是一个人这么想。身边不少朋友都加过类似的群,有的是为了打游戏找个本地队友,有的是想参加线下聚会,还有的干脆就是想找对象。尤其是刚毕业那会儿,搬到一个新城市,人生地不熟,加个同城群好像就成了快速融入的方式之一。你说它是不是刚需吧?可能不算,但当你晚上一个人在家刷手机时,看到群里有人发“周末爬山,有没有一起的?”那种瞬间被连接的感觉,还挺暖的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股“同城交友热”背后,真就只是大家渴望社交那么简单吗?我在翻群列表的时候注意到,很多群名都特别讲究——“同城+年龄+性别+关键词”,像是精心设计过的广告语。后来一打听才知道,这些根本不是随便起的名字,而是为了在QQ搜索里排得更靠前。有人专门靠这个搞流量生意,甚至形成了完整的灰产链。

前几天我朋友小林跟我说,他通过一个QQ同城群认识了现在的女朋友。两人从群里聊到私聊,约着看了场电影,后来干脆一起报了个周末烘焙课。听他说得眉飞色舞,我也开始怀疑自己之前对这些群的偏见是不是太重了。毕竟,工具本身没有好坏,关键看怎么用。可就在我动心想再试试的时候,另一个朋友阿杰却讲了他的“惊魂经历”——他在一个标着“杭州真实交友”的群里,刚发了句“新人报道”,不到半小时就被拉进三个刷单兼职群,还收到了两条贷款广告私信。

这事儿让我挺矛盾的。同一个平台,有人脱单成功,有人差点被骗钱。我在想,也许问题不在群本身,而在于你点进去那一刻,能不能分清眼前的是机会还是陷阱。我后来陆陆续续加了七八个同城群观察,发现确实有那么一两个氛围不错的:有人分享本地展览信息,有人组织徒步活动,甚至还有人发起读书会。但更多的群,打开就是满屏的“+V详聊”、“在线秒回”、“美女头像+模糊自拍”,一看就不靠谱。

最离谱的是那种白天安静、晚上活跃的群。白天没人说话,一到晚上十点后,突然冒出一堆人发“有没有人聊天解闷?”、“孤寡想找个人说说话”。我试着回了几条,结果对方三句话不离“要不要视频?”、“敢不敢开摄像头?”。我才反应过来,这些人根本不是来交友的,就是冲着猎奇和低俗互动来的。你说这样的环境里,还能指望遇到真心想认识朋友的人吗?

相关文章

大连同城网交通出行全攻略:实时公交、地铁运营与智慧出行一键掌握

说到大连的交通,这几年的变化真不小。作为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,我能明显感觉到出行越来越方便了。不管是坐公交、搭地铁,还是开车上路,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都在悄悄升级。尤其是“大连同城网交通出行”这个概念...

通化同城交友上佳缘网:30岁医生的真实脱单经历,遇见对的人其实不难

我住通化,三十岁,一家医院的影像科医生。每天早上七点到单位,晚上八九点才出诊室。地铁、值班、病例、报告,循环往复。朋友说我是“稳定得像CT机”,可只有我自己知道,心里早就扫描出一片空荡。 不是没想过恋...

江西景德镇同城交友新风尚:手作局、公益红娘与青年联谊如何打破单身困局

我在景德镇生活了快十年,最近几年明显感觉到一个变化:街上咖啡馆多了,陶艺手作体验店火了,年轻人也愿意留下来了。但聊起感情话题,不少朋友都笑着摇头,“认识的人不是亲戚介绍的就是同事,圈子就这么大。”这话...

北京交友同城交友网推荐:如何在大城市找到真正懂你的人?

在北京,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挤在地铁早高峰的车厢里,低头刷着手机,朋友圈更新频繁,可真正能说心里话的人却越来越少。我住在望京,工作在国贸,每周加班到深夜是常态。身边同事换了一拨又一拨,有人突然结婚了,有...

加入同城单身交友社区群,告别孤独:在杭州遇见懂你的人

我叫小林,95年生人,土生土长的杭州人,但在城里打拼这几年,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个“熟悉的陌生人”。每天早上挤地铁,在龙翔桥站被人流推着往前走,耳机里放着播客,眼神却始终盯着鞋尖。写字楼里的工位熟悉得不能...

梅州同城交友微信群推荐:轻松脱单、约饭徒步,快速融入本地生活圈

说到梅州人交朋友,其实挺有意思的。你别看梅州是个地级市,不大不小,但人情味特别浓。走在街上,隔壁阿婆都能跟你聊上几句家常。可现在生活节奏快了,年轻人天天上班、加班,想认识新朋友哪有那么容易?特别是那些...